明天就要离开洛杉矶, 结束UCLA四个月的访问, 结束洛杉矶四个月的生活. 有些不舍, 但终归要离开. — Hong于洛杉矶时间2015年7月9日
短暂的四个月, 加上大部分时间在看论文和推公式, 很少有时间出去看看. 所以我所感受到的洛杉矶距离 真实的洛杉矶也许很远. 此行一直也没有抽出时间去好莱坞看看, 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
和想象中不一样的地方
- 语言: 洛杉矶大部分人(学校里的职员, 街边小店里的售货员)说的英语, 和美剧中的英语口音上有些 距离, 同一句话我一度需要听好几遍才能大致听懂. 这种区别, 就像普通话和北京话一样.
- 建筑: 洛杉矶高楼大厦不多, 虽然建筑很多, 但大多数是占地面积很大, 高度不高的房子. 道路两旁 最多就是国内那种小别墅式的房子. 大概是为了预防地震吧. 据说, 这里的房子大部分是木质结构的, 因为洛杉矶常年大小地震不断. 四个月时间, 真正有震感的我只经历过一次.
- 气候: 加州气候很好. 洛杉矶也不例外. 洛杉矶常年少雨, 几乎天天是大太阳. 强烈的白色光线加上 干燥的空气, 常常让我有置身哈尔滨的错觉. 哈尔滨的夏天就是这种感觉, 太阳炽烈, 但是站在树荫底 下, 一阵分吹过, 还能感觉到凉意. 这跟香港的桑拿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印象深刻的海滩
此行印象最深刻的是, 洛杉矶长长的海岸线, 据说有100多公里. 然而, 我只去过其中的两个海滩, 前 前后后加起来大概去了4次. 即使如此, 我也已经被一望无际海天相接的壮阔景象震撼, 被远方天际线 的火红的落日霞辉感动. 这种大气磅礴的景象, 在同样拥有海滩的香港是无法感受到的.
住房: 洛杉矶 vs 香港
洛杉矶的房价, 与香港相比, 只高不低, 租房真的是很贵. 不过有一点, 香港由于土地面积有限, 寸 土寸金的地方盖起来的楼房, 自然是比不上人少地多的美帝. 同样昂贵的价格, 洛杉矶住房的条件要 比香港高出几个档次, 不论硬件还是物业管理上的软件.
来之前, 在香港联系好一个了一个星期的暂住房, 在Overland Ave.上, 距离UCLA不远, 公交车20 分钟左右可到达学校. 日租30美金.
后来, 和一个山西来的老师一起找房子, 在距离UCLA10分钟脚程的Rochester Ave.上的一个豪华 公寓里, 我们两个人share一个客厅, 一个月540美金. 没错, 客厅的租金一个月1080美金.
再后来, 那个老师家人过来, 他需要找一个地方可以容纳一家人. 我们一起住了三个月后, 从客厅 里搬出来. 我找到了一个地方, 就在原来住的地方对面, 住了25天, 房租600美金.
洛杉矶的车
洛杉矶的车, 好多! 不管走到哪里, 总能看到房子的最接近地面第一层是车库, 车库里面停满了车子. 大街上也到处都是车子. 不过美帝的交通规则不知道是怎么制定的, 走在大街上, 永远是汽车避让行人. 数不清有多少次, 在街上过马路, 侧面过来的车子都停在面前, 直到横穿马路的行人都走过去, 他们才离开. 内心总会在这个时候涌出莫名的感动, 原来行人这么受尊重!
因为私家车很多, 洛杉矶公交系统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发达. 有时候一趟车可能要等半个小时, 特别是周末的时候. 公交车没有国内那么挤(人少的优势?), 不是没站都会停下来, 如果有人拉车上 安装的停车请求装置, 公车才会在下一站停下来. 这一点刚来的时候有些不适应. 香港或者是国内其 他城市, 公交车从来都是逢站必停的. 也算涨了见识了! 细一想, 这个做法确实又是那么合乎逻辑.
